分类
提高盈利机会的小窍门

深入分析AMM恒定乘积模型的滑点与无常损失

DEX市场概况,来源coingecko

深入分析AMM恒定乘积模型的滑点与无常损失

基于自动做市商制度 (AMM) 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已成为DeFi领域里最有影响力的创新之一。这些交易所为各种不同的代币提供开放的链上流动性。

AMM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交换加密货币的方式。交易双方都没有使用传统的买/卖订单簿,而是采用链上流动资金池预先融资的资金。流动资金池允许用户以完全去中心化和非托管的方式实现无缝交换链上代币。流动性提供者 (LP) 根据其在资金池中所占份额的百分比,获得一定的被动收入,即交易费用。

有几种AMM类型:恒定总和做市商 (Constant Sum Market Maker,简称CSMM),恒定平均值做市商 (Constant Mean Market Maker,简称CMMM),以及先进的混合常数函数做市商 (Constant Function Market Makers,简称CFMM)。

而AMM面临的挑战包括:无常损失 (impermanent 深入分析AMM恒定乘积模型的滑点与无常损失 loss)、多代币敞口、低资本效率。

概述何为自动做市商 (AMMs)

做市商 (Market Makers) 指的是负责在交易所上提供报价行为的实体,否则,如果没有交易活动,交易所将会失去流动性。做市商为了赚取收益,从自己的账户买入和卖出资产。他们的交易活动为其他交易方创造流动性,降低大型交易的滑点。

自动做市商 (Automated Market Makers) 则使用“Money Robots”这一算法,在像DeFi这样的电子市场内模仿做市商的报价行为。尽管不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设计不同,但基于AMM制度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一直以来都具有最高的流动性和日均交易量。

常数函数做市商 (CFMMs) 是最受欢迎的AMM类别,专门为实现数字资产的去中心化交易而设计。这些使用AMM的交易所基于一个常数函数的原理实现,即资金池里交易对的总资产储备要保持不变。在非托管的AMM中,用户将交易对通过智能合约存入池中,从而交易方可以利用池中的流动性来进行代币转换。因此,不同于订单簿交易所中交易双方直接交易的模式,AMM中的交易方是与智能合约 (即存入池中的资产) 进行交易。

第一种类型是恒定乘积做市商 (CPMM),并在首代基于AMM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Bancor和Uniswap) 中得到广泛应用。CPMM基于函数x*y=k,该函数根据每个代币的可用数量 (流动性) 来确定两个代币的价格范围。如果X代币的供应量增加,那么Y代币的供应量必须减少,反之亦然,以保持乘积K恒定不变。如果将该函数绘制出来,发现这是一个双曲线,其中流动性总是可用的,但是价格会越来越高,并在两端接近无穷大。

来源: Dmitriy Berenzon

随着基于AMM模式的流动性的发展,先进的混合恒定函数做市商 (CFMM) 出现了,它结合了多种功能和参数,以达到特定的目的。如调整流动性提供者的风险敞口,或者降低交易者的价格滑点。

阻碍AMM发展的一些固有问题

无常损失(Impermanent Loss)

在上面的图示中,由于其他交易所的交易活动导致了ETH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AMM资金池中产生无常损失。而对于这种外部价格变化,AMM的内部反应是:重新调整池中的兑换率以匹配外部市场的兑换率。在这个重新调整 (即将池中的ETH换成BNT) 的过程中,AMM池中的总储备金略有下降。

多代币敞口(Multi-Token Exposure)

低资本效率

AMM需要大量的流动性,才能达到基于订单簿 (order book) 模式的交易所那样的滑点水平,在这一点上其饱受诟病。这是由于AMM里大部分流动性仅在定价曲线开始转向指数曲线时可用。因此,由于滑点较高,理性的交易者不会使用大部分流动性。

改善AMM的先进解决方案

高资本效率和低滑点的AMM

正如前面部分所提到的那样,混合常数函数做市商 (CFMM) 只有在流动资金池到达界限时,滑点才能达到极低值,通过兑换率曲线 (大多数是线性和抛物线的) 表现出来。尽管这种模式下,由于资本利用率提高了,流动性提供者可以赚更多的费用 (尽管每笔交易的费用较低),但是套利者仍然可以在资金池重新调整的过程中获益。

减少无常损失

Bancor想要在其即将发布的V2版本中首次解决波动性代币的无常损失问题。Bancor V2通过使用锚定的流动性储备,保持其AMM储备的相对价值不变,从而降低了出现无常损失的风险。直到最近,这都是通过保持恒定1:1价格比率的镜像资产来实现的。但是Bancor V2使用Chainlink的预言机将这种概念应用到兑换率多变的资产。这种解决方案将成为AMM利用非稳定币数字资产的重大突破,因为它可以降低流动性提供者的风险。

UNI创下新高,DEX发展迅猛但短板依然明显

UNI价格走势,来源欧易OKX

深入分析AMM恒定乘积模型的滑点与无常损失 UNI价格走势,来源欧易OKX

自从去年DeFi爆发以来,DEX(去中心化交易所)就凭借强大的用户需求和造富效应吸引了广泛关注。这其中,UniSwap 可以说是 DEX领域真正意义上的拓荒者,而UNI——作为UniSwap交易所的原生治理token——它的价格的上涨无疑印证了市场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认可。当然,不仅仅是UNI的价格,UniSwap其他数据也同样可圈可点。

UniSwap TVL增长趋势,来源defipulse

UniSwap TVL增长趋势,来源defipulse

据defipulse的数据

UniSwap流动性,来源UniSwap.org

UniSwap流动性,来源UniSwap.org

UniSwap体量,来源UniSwap.org

UniSwap体量,来源UniSwap.org

DEX概况

——DEX是如何运转的?

一般来说,根据交易模式的不同,可以将DEX分为三种:一是基于 Orderbook 订单簿模式,托管及交易的匹配放在链下完成的,以此来解决链上交易速度慢,深度不足,滑点大、无常损失等问题,如Loopring(路印协议)、0x等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二是基于 AMM 自动做市商模式,支持即时人机交易,任何人都可以当做市商,让交易深度大增,解决了链上交易的弊端,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的模式,像UniSwap、SushiSwap、Curve等;三是两种模式的混合体。

其中,AMM 自动做市商模式需要格外特别介绍,经过多年时间的发展演进,AMM自动做市商模式已被证明是最具影响力的DeFi创新之一。如果继续细分,AMM 自动做市商模式还可以分为恒定乘积做市商(CPMM)、恒定和做市商(CSMM)、恒定平均值做市商(CMMM)以及高级混合恒定函数做市商(CFMM),今天在这里我们不再深入展开,重点着眼于宏观层面的经济模型来讨论它的运转方式。

虽然AMM 自动做市商模式是 Bancor 率先提出的,但真正发扬光大靠的还是 UniSwap,不夸张的说是UniSwap 赋予 AMM 生命。

UniSwap交易流程,来源网络

UniSwap交易流程,来源网络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完整的UniSwap交易流程中共有两个参与方,交易者和流动性提供者 (LP) 。LP 会先注入一定数量的加密资产到池子中提供交易流动性,同时赚取交易者付出的手续费。同时UniSwap协议会将相应的治理tokenUNI,分配给 LP 深入分析AMM恒定乘积模型的滑点与无常损失 作为提供流动性的奖励。

——DEX现状如何?

DEX市场概况,来源coingecko

DEX市场概况,来源coingecko

DEX市场占比分布,来源duneanalytics

DEX市场占比分布,来源duneanalytics

DEX月度交易量变化,来源duneanalytics

addresses

美国公民持股人数比例,来源SIFMA

美国公民持股人数比例,来源SIFMA

阻碍DEX进一步发展的短板?

但是,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令人值得期待的改变,就在3月下旬,UniSwap V3发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比当前市面上所有解决方案都优雅的多的东西——粒度控制的 AMM 聚合流动性,理论上最高可以把资本效率提升 4000 倍。现在UniSwap通过允许 LP将资金放入制定价格区间的曲线内,在 LP 对价格判断相对准确的前提下,可以以比原来少得多的资金,赚到和之前同样的手续费。